伦坡拉-尼玛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

伦坡拉-尼玛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

来源:中心1999~2010成果巡礼 发布时间:2012-04-28

 

1.基本情况

“伦坡拉―尼玛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项目属于国家油气专项“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的专题项目之一。总体目标任务是以伦坡拉盆地、尼玛盆地为研究对象,以石油路线地质调查和实测地层剖面为手段,开展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构造带新生代陆相盆地群(即伦坡拉盆地群)石油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通过对盆地不同地层单元剖面的测制,建立盆地的地层格架,研究盆地结构特征、盆地性质和盆地演化,初步查明盆地的沉积、构造时空展布规律;系统采集石油地质样品,开展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查明石油地质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盆地含油气性;开展伦坡拉盆地群的油气远景评价与优选,评价伦坡拉盆地、尼玛盆地盆地油气远景,优选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含油气盆地,提出今后勘查方向建议。项目工作周期为2004~2006年。

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并具体实施该项目。2004年重点开展了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群的调研和室内研究工作;2005年针对关键地质问题,补充调查了伦坡拉盆地,探索性调查了尼玛盆地和巫嘎错盆地,观察地质路线24条共220千米,草测地质剖面6条共20千米,实测石油地质剖面4条共6千米,采集各类岩石标本及样品251件,测试样品241件;2006年系统收集和分析了伦坡拉盆地群的地质资料、石油地质普查及钻井资料,重点开展了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编制各类图件21幅,测试数据表格13个。

2005年项目组在西藏伦坡拉盆地开展石油地质调查

2005年项目组在西藏伦坡拉盆地开展石油地质调查

2.主要成果

(1)首次在尼玛盆地发现了油气显示—脉状沥青,证实了尼玛盆地为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在尼玛盆地发现了基底海相油源线索,拓宽了尼玛盆地油气勘探领域;解决了伦坡拉盆地西延问题,证实了伦坡拉盆地群的存在。

(2)重新厘定了伦坡拉盆地东凹陷“达玉山砾岩”的地层层位,重新认识了盆地北部边缘的盆地结构。发现红色达玉山砾岩以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覆盖于古近系牛堡组、丁青湖组之上,证明长期以来认为它属于“古近系牛堡组一段”的观点是错误的,应归属于新近系。盆地北部隆起带不是逆掩推覆带,而是断隆性质,隆起带中深部存在勘探目的层—牛堡组,也应视为油气勘探的有利远景区。

(3)初步查明了尼玛盆地和巫嘎错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包括盆地边界、基底、构造、沉积建造、含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了伦坡拉盆地群的石油地质和油气后期保存条件,对伦坡拉盆地群的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估和优选,提出了勘查方向。并对尼玛盆地的沥青做了油源对比分析。

研究认为,伦坡拉盆地是具有中小型油气田勘探开发远景的盆地;班公湖-怒江构造带中还分布有一些古近系发育较好的其他陆相盆地,这些盆地存在与伦坡拉盆地类似的油气成藏条件,具有油气勘查前景。通过优选,认为伦坡拉盆地群中的伦坡拉盆地是油气远景好的盆地,尼玛盆地、丁青盆地是油气远景较好的盆地,巫嘎错盆地、斑戈湖盆地是油气远景较差的盆地,这些盆地值得进一步勘查工作;色雄盆地面积小,油气远景差,但值得调查研究。伦坡拉盆地群的主要勘查目的层是古近系牛堡组,主要勘探远景区是盆地东部凹陷南北两侧的斜坡带,主要勘探目标是埋深1500米以下的构造圈闭油气藏;兼顾生烃凹陷的岩性油气藏。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项目研究成果推进了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首次在尼玛盆地发现了油气显示——脉状沥青,从而证实了尼玛盆地为含油气盆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基于该发现快速登记了尼玛盆地油气勘探区块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工作。